安徽皖河农场防汛抗灾20日实录

发布日期:2016-07-20  来源:  浏览次数:4615

71日以来,安徽农垦皖河农场连续遭遇特大暴雨袭击,导致场区河水猛涨, 717时水位涨至16.73,直逼历史最高16.89,与此同时,长江、皖河均大大超过警戒水位。降雨强度之大,洪水来势之猛,建场至今前所未见。但皖河农场广大干群不仅没有被特大洪灾所吓倒,而且团结一心、众志成城,誓夺防汛抗灾的全面胜利。

——罕见洪灾。据调查统计,截至79,特大洪灾造成农作物绝收面积3.9万余亩,直接经济损失4950万元。其中,159处农田水利工程损毁115间民房受损,857亩鱼塘出现漫塘,230余吨黄鳝、成鱼等水产被洪水冲走,14间养殖设施倒塌,农业损失惨重。自75开始,皖河农场进入了全线防汛时期,广大干群日夜奋战在长江同马大堤农场责任段21.3km和场区幸福河、津潭河23.8km堤防之上。

——全力防汛。雨情汛情就是命令,灾情民情就是责任。根据气象部门预报,农场于629上午召开防办全体成员会议,安排部署备足物料、提早防范、上堤防汛,当日开启了所有通江河闸站向外排水,降低内部低排大沟的水位。灾情发生后,农场领导班子快速反应,精心组织,周密部署,全力以赴投入防汛抗灾。71上午,场长赵军等场领导班子成员兵分三路奔赴防汛一线,场引河堤防指及各分指人员全部到岗,防汛物资材料迅速上堤,各排涝站保证满负荷排水,深入防汛一线,关注灾情发展,及时查灾核灾,组织转移安置,同时做好后勤保障,确保前方物资供应和生活必需。74日,全场启动防汛预案,应对迅猛超强汛情,农场干群团结一心,众志成城,全力防汛。

一是加强组织领导。大汛来临,农场班子思想上高度统一,态度上积极端正,迅速成立了场防汛办公室,并针对防汛战线长的实际情况,按堤防类型组建了4个分指挥部,下设11个分指挥所。为加大组织指挥力度,场领导分工负责引河堤、津潭河堤、皖河同马大堤和长江同马大堤的防汛,坚守一线、靠前指挥、督导落实。每日下午5时,各分指挥部将防汛情况上报场防办,重大事项召开会议研究决定。机关干部全部分派到11个分指挥所,层层签订责任书,按照定人、定岗、定责的要求,落实防汛包保责任制和干部带班制度二是上足防汛人员。随着汛情发展,场里严格按照防汛预案要求上足民工,超警戒水位之后,每日上堤干部 85 人、巡堤查险民工489 人、抢险队人员240人。截至20,累计上堤干部1400人天次、巡堤查险民工6687人次、抢险人员1587人。三是备足防汛物料。按照确保大堤安全的要求,及时备足备齐备细防汛设备物资。截至20,引河、津潭河堤防已上砂石料328立方、外运堤防加高土方6300立方、黏土30吨、编织袋12.5万条、花皮布2.88万米、浪草30吨、浪桩4.5万根、钢材铁桶铁丝铁钉0.52吨,还备足了抢险所需的车辆、船只、发电、照明、油雨布、便携式工作灯等物资,共计投入防汛物料资金375万元。长江、皖河同马大堤也储备了足够的防汛抢险物资四是强化查险除险。农场防办把巡堤查险除险知识打印成册,发放到各分指挥部、所,让大家学习掌握相关业务,农场防指还根据提防类型、汛情变化及时调整查险除险措施。75日前清除了内河堤防的杂树杂物,疏通了查险除险通道;6-7日因水位猛涨加高了堤防,23.8公里内河堤全线上预备土,共加高堤防长度6500余米,8-9日重点防御第一号台风,14公里引河全线迎水面安放浪把、浪桩和挡浪布。9日之后随着水情趋于平稳并略降,工作重点转移到排查管涌点和开导渗沟,排除险情隐患。

皖河农场规定:在巡堤查险中,所有人员佩戴袖章,手持铁锹、电筒等工具,穿长衣长裤胶鞋;按百米1人的标准安排巡查民工,由干部带班,每小时1个班次,每班次安排3人,实行24小时不间断拉网式严密排查,场属各单位之间堤防段交界处交叉巡堤20,确保不漏查;从710开始,各分场责任段每天对堤脚方塘进行下水摸排,发现险情隐患,及时果断进行科学处置。

截至720,处理险情隐患如下:通过对堤脚方塘下水手摸脚探有无砂环、水温有无变凉、水面有无泛花,观察水面漂浮物均匀度等,及早发现管涌点17处、漏洞2;通过打桩填土处理软基崩塌段2采取反滤围井法处理,有效控制了险情;抬高养水盆处理漏处500余米,堤坝加高276500余米,开导渗沟滤干堤身23公里。处理重大管涌险情2处:一是对新河站汛前检查发现站房跌窝重大险情隐患,及时采取反滤围井法控制,并在省水利专家方案指导下,于5月中旬对箱涵两侧压力灌填水泥浆措施,封堵箱涵周边及堤防可能存在的渗漏通道,同时强化值守,加强观测,做好应急预案,安排好民工和防汛抢险突击队,在站房边准备好相应抢险材料,确保安全度汛。二是对老河口管涌群,先清除地面杂物并挖除软泥20厘米,用土袋错缝围成井状,井内分层铺设反滤料,按照下细上粗原则铺填,层厚3040厘米,先填管涌四周,再填管涌洞口,填好后再在反滤层顶面设置排水管或排水口,批出渗水。截至720,累计投入排涝用电215万度,投入防汛抢险资金280 万元。

71日以来,安徽农垦皖河农场连续遭遇特大暴雨袭击,导致场区河水猛涨, 717时水位涨至16.73,直逼历史最高16.89,与此同时,长江、皖河均大大超过警戒水位。降雨强度之大,洪水来势之猛,建场至今前所未见。但皖河农场广大干群不仅没有被特大洪灾所吓倒,而且团结一心、众志成城,誓夺防汛抗灾的全面胜利。

——罕见洪灾。据调查统计,截至79,特大洪灾造成农作物绝收面积3.9万余亩,直接经济损失4950万元。其中,159处农田水利工程损毁115间民房受损,857亩鱼塘出现漫塘,230余吨黄鳝、成鱼等水产被洪水冲走,14间养殖设施倒塌,农业损失惨重。自75开始,皖河农场进入了全线防汛时期,广大干群日夜奋战在长江同马大堤农场责任段21.3km和场区幸福河、津潭河23.8km堤防之上。

——全力防汛。雨情汛情就是命令,灾情民情就是责任。根据气象部门预报,农场于629上午召开防办全体成员会议,安排部署备足物料、提早防范、上堤防汛,当日开启了所有通江河闸站向外排水,降低内部低排大沟的水位。灾情发生后,农场领导班子快速反应,精心组织,周密部署,全力以赴投入防汛抗灾。71上午,场长赵军等场领导班子成员兵分三路奔赴防汛一线,场引河堤防指及各分指人员全部到岗,防汛物资材料迅速上堤,各排涝站保证满负荷排水,深入防汛一线,关注灾情发展,及时查灾核灾,组织转移安置,同时做好后勤保障,确保前方物资供应和生活必需。74日,全场启动防汛预案,应对迅猛超强汛情,农场干群团结一心,众志成城,全力防汛。

一是加强组织领导。大汛来临,农场班子思想上高度统一,态度上积极端正,迅速成立了场防汛办公室,并针对防汛战线长的实际情况,按堤防类型组建了4个分指挥部,下设11个分指挥所。为加大组织指挥力度,场领导分工负责引河堤、津潭河堤、皖河同马大堤和长江同马大堤的防汛,坚守一线、靠前指挥、督导落实。每日下午5时,各分指挥部将防汛情况上报场防办,重大事项召开会议研究决定。机关干部全部分派到11个分指挥所,层层签订责任书,按照定人、定岗、定责的要求,落实防汛包保责任制和干部带班制度二是上足防汛人员。随着汛情发展,场里严格按照防汛预案要求上足民工,超警戒水位之后,每日上堤干部 85 人、巡堤查险民工489 人、抢险队人员240人。截至20,累计上堤干部1400人天次、巡堤查险民工6687人次、抢险人员1587人。三是备足防汛物料。按照确保大堤安全的要求,及时备足备齐备细防汛设备物资。截至20,引河、津潭河堤防已上砂石料328立方、外运堤防加高土方6300立方、黏土30吨、编织袋12.5万条、花皮布2.88万米、浪草30吨、浪桩4.5万根、钢材铁桶铁丝铁钉0.52吨,还备足了抢险所需的车辆、船只、发电、照明、油雨布、便携式工作灯等物资,共计投入防汛物料资金375万元。长江、皖河同马大堤也储备了足够的防汛抢险物资四是强化查险除险。农场防办把巡堤查险除险知识打印成册,发放到各分指挥部、所,让大家学习掌握相关业务,农场防指还根据提防类型、汛情变化及时调整查险除险措施。75日前清除了内河堤防的杂树杂物,疏通了查险除险通道;6-7日因水位猛涨加高了堤防,23.8公里内河堤全线上预备土,共加高堤防长度6500余米,8-9日重点防御第一号台风,14公里引河全线迎水面安放浪把、浪桩和挡浪布。9日之后随着水情趋于平稳并略降,工作重点转移到排查管涌点和开导渗沟,排除险情隐患。

皖河农场规定:在巡堤查险中,所有人员佩戴袖章,手持铁锹、电筒等工具,穿长衣长裤胶鞋;按百米1人的标准安排巡查民工,由干部带班,每小时1个班次,每班次安排3人,实行24小时不间断拉网式严密排查,场属各单位之间堤防段交界处交叉巡堤20,确保不漏查;从710开始,各分场责任段每天对堤脚方塘进行下水摸排,发现险情隐患,及时果断进行科学处置。

截至720,处理险情隐患如下:通过对堤脚方塘下水手摸脚探有无砂环、水温有无变凉、水面有无泛花,观察水面漂浮物均匀度等,及早发现管涌点17处、漏洞2;通过打桩填土处理软基崩塌段2采取反滤围井法处理,有效控制了险情;抬高养水盆处理漏处500余米,堤坝加高276500余米,开导渗沟滤干堤身23公里。处理重大管涌险情2处:一是对新河站汛前检查发现站房跌窝重大险情隐患,及时采取反滤围井法控制,并在省水利专家方案指导下,于5月中旬对箱涵两侧压力灌填水泥浆措施,封堵箱涵周边及堤防可能存在的渗漏通道,同时强化值守,加强观测,做好应急预案,安排好民工和防汛抢险突击队,在站房边准备好相应抢险材料,确保安全度汛。二是对老河口管涌群,先清除地面杂物并挖除软泥20厘米,用土袋错缝围成井状,井内分层铺设反滤料,按照下细上粗原则铺填,层厚3040厘米,先填管涌四周,再填管涌洞口,填好后再在反滤层顶面设置排水管或排水口,批出渗水。截至720,累计投入排涝用电215万度,投入防汛抢险资金280 万元。

71日以来,安徽农垦皖河农场连续遭遇特大暴雨袭击,导致场区河水猛涨, 717时水位涨至16.73,直逼历史最高16.89,与此同时,长江、皖河均大大超过警戒水位。降雨强度之大,洪水来势之猛,建场至今前所未见。但皖河农场广大干群不仅没有被特大洪灾所吓倒,而且团结一心、众志成城,誓夺防汛抗灾的全面胜利。

——罕见洪灾。据调查统计,截至79,特大洪灾造成农作物绝收面积3.9万余亩,直接经济损失4950万元。其中,159处农田水利工程损毁115间民房受损,857亩鱼塘出现漫塘,230余吨黄鳝、成鱼等水产被洪水冲走,14间养殖设施倒塌,农业损失惨重。自75开始,皖河农场进入了全线防汛时期,广大干群日夜奋战在长江同马大堤农场责任段21.3km和场区幸福河、津潭河23.8km堤防之上。

——全力防汛。雨情汛情就是命令,灾情民情就是责任。根据气象部门预报,农场于629上午召开防办全体成员会议,安排部署备足物料、提早防范、上堤防汛,当日开启了所有通江河闸站向外排水,降低内部低排大沟的水位。灾情发生后,农场领导班子快速反应,精心组织,周密部署,全力以赴投入防汛抗灾。71上午,场长赵军等场领导班子成员兵分三路奔赴防汛一线,场引河堤防指及各分指人员全部到岗,防汛物资材料迅速上堤,各排涝站保证满负荷排水,深入防汛一线,关注灾情发展,及时查灾核灾,组织转移安置,同时做好后勤保障,确保前方物资供应和生活必需。74日,全场启动防汛预案,应对迅猛超强汛情,农场干群团结一心,众志成城,全力防汛。

一是加强组织领导。大汛来临,农场班子思想上高度统一,态度上积极端正,迅速成立了场防汛办公室,并针对防汛战线长的实际情况,按堤防类型组建了4个分指挥部,下设11个分指挥所。为加大组织指挥力度,场领导分工负责引河堤、津潭河堤、皖河同马大堤和长江同马大堤的防汛,坚守一线、靠前指挥、督导落实。每日下午5时,各分指挥部将防汛情况上报场防办,重大事项召开会议研究决定。机关干部全部分派到11个分指挥所,层层签订责任书,按照定人、定岗、定责的要求,落实防汛包保责任制和干部带班制度二是上足防汛人员。随着汛情发展,场里严格按照防汛预案要求上足民工,超警戒水位之后,每日上堤干部 85 人、巡堤查险民工489 人、抢险队人员240人。截至20,累计上堤干部1400人天次、巡堤查险民工6687人次、抢险人员1587人。三是备足防汛物料。按照确保大堤安全的要求,及时备足备齐备细防汛设备物资。截至20,引河、津潭河堤防已上砂石料328立方、外运堤防加高土方6300立方、黏土30吨、编织袋12.5万条、花皮布2.88万米、浪草30吨、浪桩4.5万根、钢材铁桶铁丝铁钉0.52吨,还备足了抢险所需的车辆、船只、发电、照明、油雨布、便携式工作灯等物资,共计投入防汛物料资金375万元。长江、皖河同马大堤也储备了足够的防汛抢险物资四是强化查险除险。农场防办把巡堤查险除险知识打印成册,发放到各分指挥部、所,让大家学习掌握相关业务,农场防指还根据提防类型、汛情变化及时调整查险除险措施。75日前清除了内河堤防的杂树杂物,疏通了查险除险通道;6-7日因水位猛涨加高了堤防,23.8公里内河堤全线上预备土,共加高堤防长度6500余米,8-9日重点防御第一号台风,14公里引河全线迎水面安放浪把、浪桩和挡浪布。9日之后随着水情趋于平稳并略降,工作重点转移到排查管涌点和开导渗沟,排除险情隐患。

皖河农场规定:在巡堤查险中,所有人员佩戴袖章,手持铁锹、电筒等工具,穿长衣长裤胶鞋;按百米1人的标准安排巡查民工,由干部带班,每小时1个班次,每班次安排3人,实行24小时不间断拉网式严密排查,场属各单位之间堤防段交界处交叉巡堤20,确保不漏查;从710开始,各分场责任段每天对堤脚方塘进行下水摸排,发现险情隐患,及时果断进行科学处置。

截至720,处理险情隐患如下:通过对堤脚方塘下水手摸脚探有无砂环、水温有无变凉、水面有无泛花,观察水面漂浮物均匀度等,及早发现管涌点17处、漏洞2;通过打桩填土处理软基崩塌段2采取反滤围井法处理,有效控制了险情;抬高养水盆处理漏处500余米,堤坝加高276500余米,开导渗沟滤干堤身23公里。处理重大管涌险情2处:一是对新河站汛前检查发现站房跌窝重大险情隐患,及时采取反滤围井法控制,并在省水利专家方案指导下,于5月中旬对箱涵两侧压力灌填水泥浆措施,封堵箱涵周边及堤防可能存在的渗漏通道,同时强化值守,加强观测,做好应急预案,安排好民工和防汛抢险突击队,在站房边准备好相应抢险材料,确保安全度汛。二是对老河口管涌群,先清除地面杂物并挖除软泥20厘米,用土袋错缝围成井状,井内分层铺设反滤料,按照下细上粗原则铺填,层厚3040厘米,先填管涌四周,再填管涌洞口,填好后再在反滤层顶面设置排水管或排水口,批出渗水。截至720,累计投入排涝用电215万度,投入防汛抢险资金280 万元。